木妈妈,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木妈妈→

木妈妈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早教 > 绘本故事 > 成语故事 > 死不旋踵的意思和故事(为官最大的要求是听吾言)

死不旋踵的意思和故事(为官最大的要求是听吾言)

2024-06-02 09:06:48成语故事作者:妈妈的宝贝
死不旋踵,汉语成语,拼音是sǐ b xun zhǒng,意思是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出自《战国策中山策》。 1、死不旋踵的意思 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

死不旋踵,汉语成语,拼音是sǐ bù xuán zhǒng,意思是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出自《战国策·中山策》。

死不旋踵的意思和故事

1、死不旋踵的意思

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近义词:勇往直前、一往无前

反义词:贪生怕死

出处:《战国策·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译文:《战国策·中山策》:“在这个时候,秦国的士兵,把军队当作自己的家,把将、帅当作自己的父母。没有经过约定,大家都很亲近;没有经过商量,大家都很信任。全军上下同心同德。抱着必死的决心,至死也不回头。”

2、死不旋踵的故事

东汉桓帝时代,宦官专权,与大官僚集团斗争十分激烈。有一个著名的官员名叫李膺(yīng),字元礼,颍川郡襄城县(今属河南襄城县)人。

李膺最初被举为孝廉,后升任青州刺史,青州的郡守县长害怕他的严明,大多弃官而去。历任渔阳、蜀郡太守,又转为护乌桓校尉,屡次击破犯境的鲜卑,因公事免职。

公元156年,鲜卑犯境,桓帝起用李膺为度辽将军,羌人闻讯畏服,他因而声威远播。后入朝为河南尹,因检举不法,被诬陷免官,得应奉援救而获赦。出任司隶校尉时,能使宦官震恐。

李膺做司隶校尉时,宦官头子张让的弟弟张朔做野王(现在河南省沁阳县)县令,贪赃枉法,凶暴残民,甚至杀戮孕妇。张朔害怕受到李膺的惩罚,于是畏罪逃到张让家里,躺在一根空心的屋柱内。李膺知道这个情况后,亲率役卒,冲进张让家里,砍破屋柱,把张朔捉来杀了。

张让向桓帝告状,桓帝召李膺进宫,责问他为什么不先请示就把张朔处以死刑。李膺回答说:“现在我到任已经10天了,怕犯了积压案件的过失,想不到竟得了办案快的罪名。我自知有罪,死期就在眼前,但我并不惧怕(原文是“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请宽限5天,让我把那些坏蛋惩办完,卸了任再来受刑。”

桓帝听了,回头对张让说:“这是你弟弟罪有应得,司隶校尉有什么过错?”

“旋踵”是转动脚后跟,即后退的意思,有时也比喻时间很短。后来,人们引用“死不旋踵”这个成语,来比喻不避艰险,即使死也不后退或死在眼前也不怕。

3、死不旋踵例句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为了新中国,赴火蹈刃,死不旋踵,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推荐内容
头条内容
木妈妈QQ交流群

xxxxxxxxx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木妈妈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木妈妈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木妈妈 © 2018-2022 mumama.cn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