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妈妈,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木妈妈→

木妈妈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育儿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手足口病并发症」手足口病并发症怎么判断

「手足口病并发症」手足口病并发症怎么判断

2024-05-05 04:30:38学龄前教育作者:53kaifa
今天我们来聊聊手足口病并发症,以下6个关于手足口病并发症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母婴知识。本文目录手足口病并发症手足口症的并发症宝宝的手足口病都会引起什么样的症状?手足口病的危害手足口病手足口病…

今天我们来聊聊手足口病并发症,以下6个关于手足口病并发症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母婴知识。

本文目录

  • 手足口病并发症
  • 手足口症的并发症
  • 宝宝的手足口病都会引起什么样的症状?
  • 手足口病的危害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是如何引起的呢?如何缓解症状呢?
  • 手足口病并发症

    手足口病并发症   手足口病并发症,我们都担心自己的孩子患上疾病,尤其是手足口病,这种疾病的症状很明显,同时也给宝宝带来不舒服的感觉,让家长十分担心,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手足口病并发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手足口病并发症1    手足口病的症状    1、一般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尔看到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小孩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1)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2)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3)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手足口病的并发症   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其他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 脑炎或脑膜炎、肺炎、肺水肿、脊髓灰质炎样肢体瘫痪、过敏性紫癜等,多发生于发病后2~5 天。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致命。死亡率极低,仅十万分之一或几万分之一。   手足口病并发症2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的发病对象是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平均为3~5天,最短可为2天,最长可至10天。   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有:   1、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39°C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   2、发病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会逐渐出现红色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发展为疱疹,溃破后形成溃疡,造成剧烈的疼痛。   3、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4、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5、个别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如何治疗?   目前,对于手足口病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一般采用对症治疗。如无并发症,患儿一周左右即可自愈。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成人可以做适当的护理工作:   1、保证患儿有足够的休息。如果发热未退,要让患儿多喝热水。   2、选择柔软的衣服、被褥,及时清洁保持卫生。   3、剪短患儿的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因瘙痒、疼痛难忍而抓破皮疹。   4、保持口腔清洁,多漱口。   5、若臀部有皮疹,立刻清理患儿的粪便,保持臀部清洁。

    手足口症的并发症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近年发现EV71较CoxAl6所致手足口病有更多机会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其症状呈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而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此外,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复查。

    中医治疗

    金银花、板蓝根、连翘各6克,黄莲3克,煎水漱口。

    如果疼得厉害,或者牙龈有红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芩、黄连、丹皮各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

    如果感觉瘙痒,可用生地、丹皮、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

    食疗方

    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给宝宝吃。

    竹叶20片,灯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许糖,煎水给宝宝喝。

    宝宝的手足口病都会引起什么样的症状?

    手足口病顾名思义是手心足底口腔会出现疱疹,伴或者不伴有发热,有些小孩有口痛,甚至会出现神经和精神的症状,那就是有并发症的表现了。

    手足口病在早期我们往往发现不了,小孩有手心和足底的疱疹,仅仅是口痛、发热,继而在一到两天之后,出现手心和脚底出现了疱疹,不同的手足口病的病毒类型,所导致的症状也有些许的相差,比如某些类型的手足口病可以幻化为全身的皮疹,比如膝盖周围,还有肛周,甚至有整个下肢有弥漫性的疱疹,我见过的临床上比较多的甚至是全身都长有疱疹。这种疾病就是比较难以鉴别,家长朋友如果发现小孩手上,记住一般是手心和足底出现了疱疹,又伴有口痛,不愿意吃东西了或者是有发热了,就应该要及时就医了。

    宝宝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感染的疾病往往是自限性疾病,轻症手足口病,只要父母注意正确的护理,可在七天左右孩子就可治愈了。重症手足口病常有惊跳,肢体抖动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最为明显的就是发热,大多数体温在39摄氏度以下,以低调为主,也有体温在39摄氏度以上,还会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在发热1-2天后就会出现疱疹,口腔疱疹多分布在咽喉,扁桃体等处,很快就会变成小溃疡,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家长要注意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与感冒的区别,要及时发现,早治疗。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我也希望你能帮助我转发,点赞,多多支持我,多多关注我。如果有什么问题和请求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

    手足口病的危害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传播快、易流行,多在夏秋季节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患儿疼痛难忍,时时啼哭、烦躁、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尿黄,重者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了抵抗力。治疗上可采用口服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和多种维生素;或用抗病毒药膏涂抹患处,消炎止痛。尤其是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因此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和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可回幼儿园或学校。如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要及时到医院加强治疗。七岁以上人群基本不会得手足口病,被传染,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疾病。手足口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典型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甚至破烂出现溃疡。手足口病全年都可发病,入夏较多,1-4岁的孩子最容易被感染。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因此,有效的预防尤为重要, 微信关注公众号“宝宝辅食天天学” ,了解具体的预防方法。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数不会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 手足口病发病原因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7、9、10、16型等,B组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它灭活,但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以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以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以存活1年,在-20℃可以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以长期存活。 听音频学孕育,知识从未如此有趣 长按二维码分享到微信,在微信对话框中长按识别“快乐呱呱”小程序 手足口病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多有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口腔黏膜、手、足和臀部出现丘疹、疱疹,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如何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宝宝辅食天天学” ,即可查看具体方法。 1、一般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尔看到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小孩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别等发生再追悔莫及,有效预防手足口病至关重要, 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宝宝辅食天天学” ,查看具体预防方法。 (1)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2)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3)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1、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2、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3、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没有严格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容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手足口病潜伏期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3-6天,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可持续4-5天。手足口病的其它症状中,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一般无疼痛及痒感,痊愈后不留痕迹。 除此之外,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手足口病严重吗 手足口病属于儿童常见疾病,到医院治疗后,按医嘱吃药,涂抹医生开的药膏,大约1周左右就会康复,爸妈不用太担心。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宝宝手足口病的真相 宝宝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气温回升+雨水充沛”的天气,为手足口病毒的繁殖创造了“完美”的条件。 父母们对手足口病常常比较恐惧。其实,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的症状都比较轻微,可在一周左右自愈,因此家长不需要太过于担心。 一、手足口病到底是“何方怪物”?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高发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幼儿更为多见。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口)、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以及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用手接触过被手足口病病毒污染的食物、玩具,那么就可能在吃手指时感染到这种疾病。如果孩子密切接触了手足口病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也可能导致感染。 二、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大多为轻症患者,主要表现为: 1、发热:大多为38.5℃以下的中低烧; 2、典型的手足口病皮疹:皮疹主要出现在手心、足心和肛周,躯干部位很少见; 3、口腔黏膜的疱疹或溃疡,进而导致患儿咽喉疼痛、哭闹、不愿吃东西或喝奶; 4、可能还会伴随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轻症患者一般在一周左右可痊愈。皮疹消退后不会留下瘢痕或色素沉着。 很少数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严重病情,主要表现为高热、精神萎靡、频繁呕吐、肢体震颤或无力、呼吸浅促或困难、面色灰白等。 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三、当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该如何应对? 目前没有应对手足口病的特效药。家长能做的,就是通过一些家庭护理的方式来减轻孩子的不适。 1、饮食方面 尽量给孩子提供口味清淡不刺激,容易咀嚼吞咽的食物; 也可以给孩子喝一点冰水来缓解口腔疼痛和补充水分。 2、注意卫生 孩子进食后,要及时漱口,以免食物残渣刺激口腔; 帮助或引导孩子洗手,特别在饭前、便后、玩耍后这几个时间点; 给孩子的餐具、玩具清洁消毒。 3、退烧用药 当孩子发热时,注意适当减少衣被,促进体表散热; 体温超过38.5℃,或因发热导致精神状态较差时,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减轻不适。 四、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可预防的,具体方法为—— 1、接种疫苗。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国家推行的手足口病疫苗,指(EV71型)疫苗,仅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所以,即使孩子接种了手足口病疫苗,日常防护仍然要重视。 2、勤洗手,保持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 3、不要让宝宝接触患手足口病的病人,避免被传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集中的地方。 手足口病治疗费用 在三甲医院,如果是没有什么并发症不住院,普通抗病毒输液每天大约120元左右,一般5-7天可治愈;如果是重症,需要住院,费用就会比较高,可能在3000-3500左右,根据医院的情况和治疗药物不同,费用也有所不同。 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1、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饮食营养: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 (1)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2)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4、皮疹护理: (1)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2)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6)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 (7)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

    手足口病是如何引起的呢?如何缓解症状呢?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传染病,大多数患儿症状较轻微,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和全身发热为主要症状,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率高,在湿热的环境下肠道病毒更容易繁殖生存,并通过感染者的排泄物进行广泛传播。手足口病传播的方式,就是密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生活用品。婴幼儿和儿童都普遍易感,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是手足口病的易感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性疾病,目前针对手足口病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特异性的治疗手段。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例如:如果体温超过38.5度,采用物理降温或者用退热药治疗。由于本病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早期可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使用效果最佳。在疾病急性发作期部分患儿会出现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此时可以用擦药涂抹口腔患处,同时注意要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漱口。

    手足口病好转的症状主要是发热逐渐减轻,热度下降,患儿精神状态好转,流涎等症状缓解,食欲增加,手足口皮疹逐渐减少、干瘪、吸收。但如果病程不超过5天,还绝不能放松警惕,手足口病的并发症最常出现在病程第3-5天。如果早期患儿体温下降,皮疹减少,有可能到3-5天的时候出现再次发热或者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的有皮肤发花、微循环障碍等。这都是出现手足口并发症的表现,一定要提高警惕。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手足口病并发症」手足口病并发症怎么判断》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母婴知识,敬请关注木妈妈,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推荐内容
    头条内容
    木妈妈QQ交流群

    xxxxxxxxx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木妈妈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木妈妈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木妈妈 © 2018-2022 mumama.cn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