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妈妈,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木妈妈→

木妈妈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怀孕 > 备孕 > 怀孕准备 > 喝了拉肚子怎么办

喝了拉肚子怎么办

2024-05-02 19:42:31怀孕准备作者:妈妈的宝贝
  一喝牛奶就拉肚子,是牛奶的质量问题吗?实际上,我们的确有可能错怪了牛奶君…要知道,有的时候,喝牛奶就拉肚子的确是病,学名叫做“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是指由于小肠黏膜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引起以腹胀、腹痛、腹泻为主的一系…

  一喝牛奶就拉肚子,是牛奶的质量问题吗?

  实际上,我们的确有可能错怪了牛奶君…要知道,有的时候,喝牛奶就拉肚子的确是病,学名叫做“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指由于小肠黏膜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引起以腹胀、腹痛、腹泻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当乳糖酶缺乏仅引起乳糖吸收障碍而无临床症状时,称为乳糖吸收不良。

  简单来说,乳没有错,乳糖也没有错,错的是你的小肠。那么小肠错在哪里呢?这就要分情况来看啦~

  乳糖不耐受的三种情况

  乳糖不耐受一般分为三种: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成人型乳糖酶缺乏。

  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由于乳糖酶先天性缺乏或活性不足引起,发生率与种族和遗传有关,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我国新生儿的乳糖不耐受多属于此类,由于酶缺乏的量和活性程度各人不同,症状的轻重不一。患儿的主要症状为腹泻,大便黄色或青绿色,稀糊状,夹有奶块,泡沫多,少数婴儿有溢乳或呕吐,可伴肠胀气和肠绞痛。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多发生在肠炎后,肠绒毛顶端在肠炎时受损伤而出现酶的缺乏。不少新生儿和早产儿在新生儿期由于肠黏膜发育不够成熟以及乳糖酶活性暂时低下,对乳糖暂时不耐受,排便次数多,待活性正常后次数减少。

  小肠不分泌乳糖酶了,你就只能乖乖的拉肚子了,防止此类情况,需谨防肠炎。

  成人型乳糖酶缺乏

  由于到一定的年龄后,乳糖酶活性逐渐下降或消失,其发生率随种族和地区而异。如欧洲白人为5%~30%左右,亚洲黄种人为76%~10%,非洲为95%~10%左右。

  患者多表现为肠鸣活跃、排气增多、腹痛,其次为头晕、稀便、腹胀和腹泻。

  乳糖吸收不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除腹泻之外,乳糖吸收不良可产生一系列慢性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乳糖不耐受者为避免不耐受症状,往往会不饮或少饮牛奶,从而可能影响其营养状况;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质,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一个有效因子,但由于乳糖吸收不良,将会大大降低钙质的吸收,这是乳糖吸收不良引起的另一个重要的慢性影响。

  那牛奶到底还要不要喝呢?

  母婴

  配合谷物同吃

  一般来讲,乳糖不耐受的人空腹喝奶,就会有较重的症状。但在混合膳食时,牛奶的乳糖浓度可能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稀释”。胃肠中的乳糜作用和消化运动的进行,可以提高乳糖的吸收率。

  比如,在喝奶前或喝奶时吃一些饼干、面包,就会减少肠道排气和不舒服的感觉。如果喝奶粉,加入一些麦片同吃也是一个好办法。特别是有些奶粉,在加工中一般经过高温和加压,又加入了蔗糖和其他添加剂,如乳糖酶或乳酸菌等,使乳糖得到部分分解和稀释,使肠道较容易吸收和利用。而且,冲调奶粉中的乳糖含量也易于控制,更加适合于这种特定人群。

  少量多次

  每一个乳糖不耐受者表现出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人喝一杯(含12克乳糖左右)奶出现腹胀、腹泻,而有的孩子喝了半杯奶出现反应。这就是说,在一定程度对牛奶还是可以耐受的。所以,如果把一杯奶分成2次喝,或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也可以化解乳糖不耐受的情况,或完全使过敏的人不发生任何症状。

  喝酸奶

  酸奶是加入一定乳酸菌后经过发酵而生成的。发酵过程使原奶中的20%-30%的乳糖分解成了乳酸,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了小的组分,钙、铁、锌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也从大的分子中解离出来,使其更易消化吸收。所以,酸奶对饮用牛奶后常常有腹胀、腹鸣甚至腹泻的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最为适宜。

  不过妈妈们要注意:对4个月的宝宝来说,酸奶是可以吃的。但酸奶不是最好的代乳品,因为,与奶粉相比,酸奶的口味比较甜。宝宝过早地大量食用,可能会造成他对甜味食品的依赖,影响他的健康成长。

  加一片乳糖酶或含乳酶的奶粉

  发生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体内缺少乳糖酶所引起,如果喝奶时吃一片乳糖,就会容易预防不舒服的症状。因为,外援性的乳糖酶也可以提高乳糖的消化和吸收。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含乳糖酶的奶粉了,可以试一试。

  所以,是不是病不重要,只要喝对了方法,肠道天天都是棒棒哒~

头条内容
木妈妈QQ交流群

xxxxxxxxx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木妈妈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木妈妈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木妈妈 © 2018-2022 mumama.cn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