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妈妈,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木妈妈→

木妈妈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孕育常识 > 「肛门滞留人格」肛门人格特点是什么

「肛门滞留人格」肛门人格特点是什么

2023-01-31 01:56:04孕育常识作者:tonylate
今天我们来聊聊肛门滞留人格,以下6个关于肛门滞留人格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母婴知识。本文目录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五时期《心理咨询导论》读书笔记(4)12—14章详细解析凡在…

今天我们来聊聊肛门滞留人格,以下6个关于肛门滞留人格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母婴知识。

本文目录

  • 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论
  •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五时期
  • 《心理咨询导论》读书笔记(4)12—14章详细解析
  • 凡在古文中表示是肛门的意思?
  • 山东自考认知心理健康教育试题
  • 幼稚型人格的表现
  • 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论

    含义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五个阶段

    ①口腔期;

    口腔期又称口欲期,是一个心理学名词,用来描述孩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时期。为佛洛伊德所提出的性心理时期中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约发生在在婴儿出生后0到18个月,在此期间,婴儿专注在嘴里的事物。例如以吸取母乳来得到口唇的快感,或是小孩拿到什麼的东西就咬。此时期的口腔活动若受限制,可能会留下後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发展不顺利所致。在行为上表现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上悲观、依赖,都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的特徵。成人过量饮酒抽烟,或者经常把手放在他们口中,将被诊断为具有口腔期人格。口欲期也是婴儿与母亲之间最早发生的关系之一,这段时期所维持的时间长短,则依照不同的社会文化而有差异。

    ②肛门期;

    2~3岁这一阶段,排泄机能成为婴儿性快感的主要目标,婴儿从排泄活动中得到极大的快乐。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按时大小便的训练(potty training)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自己掌握大小便,孩子们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学会了独立,发展了自信,并知道何时应该“放弃”。如果这一阶段性心理发生冲突,即强迫孩子排便,或者对时间、卫生要求过于严格,就可能会造成肛门期停滞人格——取决于孩子的反映。这种人极度吝惜、保守,例如《守财奴》的主人公就是具有典型的肛门期停滞人格。相似的,过分在意“规律排便”可能产生两种相反的人格类型:过分守时,或者总是拖延。过分强调卫生可能致使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产生:总是关注整洁,或者排斥整洁,总是邋里邋遢。肛门期出现在生命的第二年,动欲区在肛门区域。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控制生理排泄,使之符合社会的要求,也就是说儿童必须形成卫生习惯。在肛门期,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之外,快感更来自对粪便的排出与克制,如果这一时期出现停滞现象,可使人格朝着慷慨、放纵、生活秩序混乱、不拘小节或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吝啬、整洁两个方向发展,形成“肛门排泄型”或“肛门滞留型”人格。

    ③性蕾欲期;

    最重要的心理性欲阶段。发生于大约3-6岁。这一时期,性器官成为最重要的动情区。这一阶段的后期,儿童将经历俄狄普斯情结。这一名词是根据希腊神话中一个误娶了自己母亲为妻子的人物命名的。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表现为对异性父母发生了性兴趣。他们会对性器官很好奇,也会发现触摸它会有奇怪的快感。性器期的孩子,会很容易发现并去碰碰自己的小鸡鸡等性器官。当孩子意识在触碰小鸡鸡它会变硬,而且会有不一样的快感,女孩子则发现摸摸自己尿尿的地方会有特殊感觉时,这些感觉就引起了孩子对性的兴趣和好奇。我们可能会看到孩子将手放在自己的裤裆上,甚至伸进裤子里触摸;或用大腿进行摩擦;或是跨坐在椅子扶手上做有规律的来回移动。另外,这阶段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对彼此的身体都有着很大的好奇;可能在被允许的情况下,便会裸露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甚至让对方触摸。发现孩子有这些行为时,我们可能会表现出惊怒的表情,并且严厉禁止。孩子可能会因此而停止动作,但他们的快感并没有随之消失,孩子很可能会再找机会一试,满足自我的好奇。我们该给孩子的帮助是:带他们了解身体结构与性别的不同,用健康、正面的态度来看待每个身体与每一种感觉,而不是以惊恐的神情、罪恶的想法来阻止孩子在成长中必然发生的行为,与此同时,让孩子多和异性家长在一起。在幼儿园,接触更多事物后,身体的部位就不会是他们唯一关心的事情了,他们的注意力会渐渐转移到其他地方,家长老师对这方面的担心也就可以少一点了!

    ④潜伏期;

    潜伏期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性心理发展模型中列出的5个阶段之一,该阶段处于口腔期(第一阶段)、肛门期(第二阶段)、性器期(第三阶段)之后,而处于生殖期(第五阶段)之前。潜伏期(5岁至青春期前) 此个阶段很长,期间没有明显的性发展表现。 这个阶段的特色,是儿童失去对与性相联系的活动兴趣,而把他们的能量集中在其他的事情上,例如学校的 课业,良好的习惯,意识到男女间性别的差异,将自己局限在与自己同性的团体中,没有表现,故称之为潜伏期。

    ⑤生殖期。

    生殖期(成年期):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于是进入人格发展的最后时期――生殖期。在这个时期,个人的兴趣逐渐地从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变为异性关系的建立与满足,所以又称两性期。儿童这时已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感的孩子转变成具有异性爱权力的、社会化的成人。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如果不能顺利发展,儿童就可能产生性犯罪、性倒错,甚至患精神病。由于弗洛伊德重视早期经验,所以他对潜伏期和生殖期没有较多论述。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五时期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儿童都要经历几个先后有序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五时期: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儿童在这些阶段中获得的经验决定了他的人格特征。事实上,弗洛伊德相信成年人格实际上是在生命的第五年就已形成。

    每一阶段的划分是以动欲区的转移为依据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主要是本能的发展,本能的根源在于身体的紧张状态,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称为动欲区。动欲区在发展的早期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是口腔,其次是肛门,然后是生殖器,据此他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每个时期都有与性有关的特殊的矛盾冲突,人格的差异与个人早期发展中性冲突解决的方式有关。如果某一时期的矛盾没有顺利解决,性的需求没有满足或过度满足,儿童就会在以后保持这个时期的某些行为,即“停滞现象”。“停滞”与“退行”是紧密联系的。所谓“退行”是指当个人受到挫折或焦虑时,他就会返回到早期发展阶段,出现幼稚行为,如哭泣、抽烟、酗酒等。一个人一旦发生退行现象,他总是倒退到他曾停滞的那个发展阶段。

    口唇期:口唇期出现在生命的第一年,这个时期的动欲区是嘴。在口唇阶段的初期(0~8个月)快感主要来自唇与舌的吮吸活动,吮吸本身可产生快感,婴儿不饿时也有吮吸手指的现象就是例证。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一个被“停滞”在口唇阶段初期的人可能会从事大量的口唇活动,诸如沉溺于吃、喝、抽烟与接吻等,这种人的人格被称为口欲综合型人格。在口唇期的晚期(8个月~1岁),体验的感受部位主要是牙齿、牙床和腭部,快感来自撕咬活动,一个被“停滞”在口唇阶段晚期的人会从事那些与撕咬行为相等同的活动,如挖苦、讽刺与仇视。这种人的人格被称为口欲施虐型人格。

    肛门期:肛门期出现在生命的第二年,动欲区在肛门区域。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控制生理排泄,使之符合社会的要求,也就是说儿童必须形成卫生习惯。在肛门期,快感主要来自对粪便的排出与克制,如果这一时期出现停滞现象,可使人格朝着慷慨、放纵、 生活秩序混乱、不拘小节或循规蹈距、谨小慎微、吝啬、整洁两个方向发展,形成“肛门排泄型”或“肛门滞留型”人格。

    生殖器期:这个时期发生在生命的第三至五年,动欲区在生殖器区域,它是弗洛伊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最复杂和争议最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最显著的两个行为现象是“恋亲情结”和“认同作用”。恋亲情结因儿童性别的不同有“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之分。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男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开始对自己的母亲产生一种爱恋的心理和欲求,同时又有消除父亲以便独占母亲的心理倾向。在另一方面,男孩子因为上面所说的一些想法而产生“阉割恐惧”,害怕自己的性器会被父亲割掉。为了应付由此产生的冲突和焦虑,男孩子终于抑制了自己对母亲的占有欲,同时与自己的父亲产生认同作用,学习男性的行为方式,这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化极为重要。弗洛伊德认为,与此类似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反应也在女孩子身上发生,这就是所谓的“恋父情结”。女孩子最后也与母亲发生认同作用,而开始习得女性的行为方式。

    弗洛伊德认为,适当地处理性器期的矛盾冲突是影响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因素。与父母亲的认同不但是超我发展的启端,同时也是两性行为方式的基本学习历程。弗洛伊德认为此一时期的矛盾冲突不易解决,因而产生滞留现象的机会很多,这乃是造成日后许多不良行为如侵略性人格和异常性行为的导因。

    潜伏期:这里所谓“潜伏”,指的是儿童对性器兴趣的消失。这种情形的发生可能与儿童因年龄增大而其生活圈也随之扩大有关。儿童到了这个年龄,他们的兴趣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体,对于外界环境,也逐渐有了探索的倾向。由于这个时期的行为少有与身体某一部位快感的满足有直接关系,于是乃有“潜伏”的说法。

    生殖期: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于是进入人格发展的最后时期——生殖期。在这个时期,个人的兴趣逐渐地从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变为异性关系的建立与满足,所以又称两性期。儿童这时已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感的孩子转变成具有异AA权力的、社会化的成人。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如果不能顺利发展,儿童就可能产生性犯罪、性倒错,甚至患精神病。由于弗洛伊德重视早期经验,所以他对潜伏期和生殖期没有较多论述。

    在弗洛伊德看来,这三个阶段就决定了个人将来人格的发展。在其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如果出现了问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人格发展就会停留在这个阶段,成年之后,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弗洛伊德据此界定了三种病态的人格。

    一种叫做口唇人格,即口唇期出现问题后产生的影响。其最大特点就是自恋,自恋是self-love,就是爱上了自己。古希腊神话里面有一个玉树临风的小伙子站在水塘边,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爱到什么程度?爱到一头扎下去了,他自己一直没上来,就从那儿长出了一只水仙花,水仙花的希腊语就是“自恋”的名词。他是一个只顾自己,从来不考虑别人的人。

    第二种是肛门期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所导致的肛门人格。其特点第一是刚愎自用,顽固不化。第二个是反权威,所有的权威都要反。只要你是权威,即使原来我们俩是好朋友,你当了班长,我就要反对你。第三个特点是过分地要求清洁和整洁。这一点有的同学可能会想,为什么?我经常讲,但讲完之后都挺不好意思的,可能好多人会骂我,就是过分要求清洁和整洁的人实际上在弗洛伊德看来是一种称为反向作用的防御机制造成的。

    所谓反向作用,就是如果人们内心的某种欲望不能被接受,就会通过做出与之相反的行为来对抗它。比如精神病院里有的病人每天都去关煤气,而且每天要关好多次。为什么?实际上他就有一种要把煤气打开把大家都毒死的欲望,为了控制住这一欲望,就每天去把它拧紧。那么过分地清洁和整洁的人,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内心的一种要把一切都搞得很脏的欲望。原因是小时候排泄训练,父母训练他不随时随地大小便,现在过分清洁和整洁就是这样一种表现、一种反应,内心里是一种把所有地方都弄上大小便的欲望。但这时候请你不要骂我,要骂就骂弗洛伊德,如果你很爱干净的话。

    第三种,如果在生殖器阶段出现问题,那就是生殖器人格。生殖器人格是有性别差异的,男性生殖器人格的典型特点,很像美国二战期间的罗斯福总统讲过的一句话:“Speak softly,but you have to bring with you a big stick”。就是跟人讲话一定要好好讲,但是一定要带上大棒。什么意思?这样的人温文尔雅,对人非常好,但是有前提:你必须听我的。我可以很好地来劝你,给你编一个很好的理由要你怎么做,我会跟你讲得很好,会耐心地给你讲。你接受了,我还是这么耐心。如果没接受,我会大棒子打下来。所以二战以后,美国历任总统都是这样的,包括现在打伊拉克还是这样,Speak softly。我会好好跟你讲,因为我派了好多次去核查你的武器,你不听,那对不起,包括现在伊拉克接受了联合国的协议之后,美国人还在那儿做好各种各样的准备,随时准备,现在我都不soft了,不跟你好好讲了。

    对于生殖器人格的男性来讲,他最怕的事情是别人说他不是男人。所以生殖器人格的人对成功的理解是I am a man。只要任何的能够表现我是一个男的,那我就成功了。对肛门人格的人来讲,所谓的成功就是I can control,我能控制,当然两三岁是控制大小便,到后来就是控制一切。而口唇人格的人的成功就是I get,我得到我想要的东西,这就叫成功。

    女性的生殖器人格是歇斯底里人格,其典型表现是当与男朋友相处的时候,仍然是小女儿与父亲相处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她跟她的男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会表现得非常可爱,也会非常亲密,非常依恋,但是如果男朋友有一点点进一步的要求,她就会被这种“人世间的丑恶”所震惊。而且她的界限很明显,过了这个界限就是丑恶;没过这个界就很好,就是和小女儿跟父亲的关系一样非常亲密。这是女性生殖器人格的特点。在弗洛伊德看来,所谓的心理异常就是这么产生的。而且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人们这种无意识里面本能的欲望,即性和攻击性的欲望是不能被接受的,就要通过力量把它压到下意识里去,压到无意识里边去。如果它拼命往上钻,其原因就是早期经历中的问题。

    《心理咨询导论》读书笔记(4)12—14章详细解析

    本节读书笔记包括: 第十二章:人格 第十三章:健康心理学 第十四章:变态心理学 主题:人格是我们所看到的在个体行为模式中的一致性。对人格的测量可以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预测人们的行为 •人格心理学——你有人格吗? 性格:鉴定或评价一个人时使用的特征,包括好的或不好的特性 人格:是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 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在大多数情境中表现出的稳定的行为特征 人格能稳定地保持很多年 人格类型 人格类型:由一组相关特质定义的个性风格 内向型:将注意力集中在内部,害羞、保守、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外向型:将注意力集中在外部世界,大胆、外向的人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对自己的人格特质的知觉。包括所有有关''你是谁''的观念、知觉、体验和感觉 自尊 自尊: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高自尊的人很自信、自豪和自重 低自尊的人感到不安全,缺乏自信以及不停地自我批评,通常自我认识能力比较弱 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用于理解和解释人格的概念、假设、观点和原理的系统学说 1.特质理论。这类理论试图说明组成人格的特质以及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关系 2.心理动力学理论。这类理论强调人格的内部作用过程,尤其是内部冲突和矛盾 3.人本主义理论。这类理论更注重个体感受、主观体验以及个人成长机制的作用 4.行为主义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这类理论强调外部环境,以及条件和学习的作用。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格的差异源于社会化、期望以及心理加工过程 •特质论——用18000个词来描述你自己 特质理论家:喜欢将人格特质归类、分析并找出相互关联以理解人格的心理学家 特质理论家通常认为特质具有生物学层面倾向性 特质分类 共同特质:一种文化背景中的大多数人都具有的人格特质 个人特质:构成一个人的独特个性特征的人格特质 首要特质:最基本的人格品质,决定个体在一切活动中的本色 核心特质: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品质 次要特质:一些表面的特点或不稳定的人格特质 表面特质:人格特质的可见部分,表现在可被观察到的行为中 根源特质:一些常用于反映人格特质的词似乎是同源的,可能来源于某种更为基本的特质。根源特质指这种更为基本的特质 因素分析:一种用于解释多个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发掘它们背后本质因素的统计方法 特质剖析图:表示个人或群体的若干人格特质测量得分的图形 五因素模型(大五模型):一种确定人格的五个基本维度的理论模型 因素1是外倾性,用于评估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 因素2是宜人性,得高分者对人友好、有教养和关心他人,得低分者冷漠、以自我为中心或对人抱有敌意 因素3是责任心,责任心强者一般自律性也很强,工作努力、认真,缺乏责任心者往往办事马虎、不可靠 因素4是情绪稳定性,得高分者容易焦虑,有神经过敏倾向,多是''坏脾气'' 因素5是开放性,得高分者聪明,对新思想持开放态度 •精神分析理论——本我在梦中体现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强调无意识的力量和冲突 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视为一个动力系统,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结构组成 本我 本我是由先天的生物本能和欲望组成的,遵循的是快乐原则,是非理性的、冲动性的和无意识的 力比多,来源于人的生本能(或厄洛斯),即一种潜在的满足性欲的愿望 死本能(萨纳托斯),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行为和破坏欲望 自我 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自我是思考、计划、问题解决和决策系统,是在人格的意识部分控制之下发生作用的 超我 超我的一部分称为良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标准,超我的另一部分称为自我理想,反映着一个人在幼年时受到父母赞扬或奖赏的那些行为。超我以一种''内化的道德标准''的形式控制着人的行为 人格动力学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力量是既互相独立又互相矛盾的心理过程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解决这些内部冲突,并打开渠道疏导能量 当自我无法承受来自两方面的威胁时,人就会感到焦虑,一方面的威胁来自难以控制的本我的冲动,这会导致神经性焦虑的产生;另一方面的威胁来自超我的惩罚,就会导致道德性焦虑的产生 防御机制是一种心理过程,它能拒绝、扭曲或隔离产生威胁和焦虑的外部根源 在自我和超我的行动中,既包括无意识水平的行动,也包括前意识水平和意识水平的行动。意识水平的内容包括人在一定时间内所意识到的全部。前意识中的内容是那些容易进入意识的东西 人格发展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的核心是在6岁以前形成的 弗洛伊德划分出四个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固着指那些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解决的心理冲突,是一种由于挫折或过度放纵而形成的心理疙瘩 口唇期 在生命的第一年,婴儿的快乐大多来自嘴部受到的刺激。口唇期人格特质到了成人期,嘴部刺激的需要即可能表现为嚼口香糖、咬指甲、吸烟、喜欢狂吻、暴食、嗜酒等行为 口唇期较早阶段形成的固着会产生口唇期-依赖型人格,这类人非常容易轻信、被动,总是要求得到他人的关注(需要母爱,连洗澡都得有人哄着) 口唇期较后阶段,挫折所致的固着会产生口唇期-攻击型人格,这种攻击性经常是以撕咬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这种人格倾向的成人喜欢争论并且尖酸刻薄,甚至喜欢盘剥别人 肛门期 儿童在1-3岁时 肛门期-排泄型人格(随意排泄型人格),这类人不讲规则,具有破坏性,残忍并龌龊 肛门期-滞留型人格,这类人固执、吝啬、守规则,有强迫性洁癖 生殖器期 生殖器期的固着是在3-6岁形成的 具有生殖器型人格特质的成人爱虚荣、爱出风头、敏感、自傲、有自恋倾向 对于男孩,会导致恋母冲突(俄狄浦斯冲突),男孩需要对父亲进行认同 对于女孩,会导致恋父冲突(厄勒克特拉冲突) 潜伏期:从6岁到青春期,相对平静的时期 生殖期:青春期 弗洛伊德的后继者 新弗洛伊德主义者:接受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并对其进行了修正的理论家,包括霍妮、安娜 阿德勒 人类是社会性生物,受到社会欲望的支配,人格的主要驱力是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根据阿德勒的学说,人的基本驱力是促使我们趋向完美 补偿:通过看到自己好的品质或在某方面的杰出表现来抵消自身的缺陷 生活方式:在生活中,由每个人的人格和行为方式所组成的独特的模式,每个人生活方式的核心在5岁时就形成了 创造性自我:我们体内的''艺术家'',它为我们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自我和生活方式 人们能通过经验和选择来塑造自己的人格 霍妮 人的基本焦虑产生于他们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中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基本焦虑:因为生活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里而所拥有的焦虑的主要形式 霍妮提出三种互动方式:第一是接近他人,第二是远离他人,第三是对抗他人 荣格 人格面具:表现给公众看的人格,表现着人所选择的特定角色 自我的行动可能反映两种不同的态度,即能量指向内部的内向态度或能量指向外部的外向态度 内向态度:在自我态度中,能量指向内部的部分 外向态度:在自我态度中,能量指向外部的部分 个体无意识:荣格理论中的概念,指个体无意识思维的心理储藏室 集体无意识:一个群体中每个人都有的某种无意识的观念和形象 原始意象:荣格理论中的概念,指集体无意识中的一种普遍的观念、形象或模式 阿尼玛: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成分,是一种理想化女性的形象,其真实核心是在人类进化历史中男人和女人交往的普遍性经验中形成的 阿尼姆斯:女性人格中的男性成分,是一种理想化男性的形象 自我原始意象:荣格理论中的概念,指一种表征统一、完整、圆满、平衡的无意识形象 自我原始意象都是通过某种曼荼罗的象征形式表现出来的 曼荼罗:一种表示平衡、统一和圆满的圆形图案 •人本主义理论——高峰体验与个人成长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经验、问题、潜能和理想的研究方法 人本主义学家寻求的是激发个体潜能的途径 本性:那些体现人类特点的特质、品质、潜能及行为模式 人本主义观点强调个体的即时主观体验或现实知觉的作用 主观体验:被知觉和解释的现实,而不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学说

    凡在古文中表示是肛门的意思?

    凡,象形字。像高圈足槃形,上像其槃,下像其足,为槃之初文。战国楚系文字旁出一笔为饰,或再在饰笔上加点,如字形3。小篆弯曲右笔,写法较特殊。秦汉隶书笔画平直化,最后形成楷书的写法。楷书或作“凢”,移末笔于字上,为异写字形,不作为规范字体。“凡”的本义即槃。因被借于表示概括之辞,本字为借义所专,遂造后起之“槃”字表示本义。 《说文》:“凡,最括也。”所解为借义。“凡”之借义,作名词,表示纲要等,如“发凡起例”。作副词,表示总括一定范围内的全部,如“凡是……”等。作形容词,表示平常、平庸,如“自命不凡”。引申为世俗的,尘世的,如“凡间”等。

    山东自考认知心理健康教育试题

    山东个性心理学试题(下载) http://www.mrpsy.com/bbs/viewthread.php?tid=49&highlight=%E4%B8%AA%E6%80%A7 http://www.mrpsy.com/bbs/viewthread.php?tid=47&highlight=%E4%B8%AA%E6%80%A7 讲义: 第一章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人格的概念:1.一个儿女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或外表的自我;2.某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或真实的自我;3.与自己工作相适应的个人品质的总和;4.表示一个人的尊严和优越。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2.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3.这种心理行为模式相对稳定的;4.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而形成起来的。 》人格心理学的定义:所谓人格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他不仅要研究各种人格心理现象,包括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人活动倾向性等方面的心理或行为特点,而且要研究这些心理特点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模式,也即人格心理结构。还要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规律,也就是要了解人格心理特征及其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条件,发展的规律与阶段性等。 》中国古代人性论派别-----1.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本性没有什么善良也没有什么不善良2.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世硕、必子贱、漆雕开-本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他不善良。3.有性善有性不善论-有些人本性善良,有些人本性不善良。4.性善论-孟子、董仲舒-本性天生有一定的善端,可以发展为善性。5.善恶混论-扬雄-人性中既有善性,又有恶性,是善与恶二者的混合。 》庄子心理分类:无情。无己。无所待。无用。不以人助天。 》孔子-影响人性的形成与发展的四种因素:先天因素。环境因素。学习与教育因素。主管努力因素。 》中国古代对人格分析的特征:人格心理学思想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理想紧密联系。厚古薄今,贵远贱近,强调理想人格的设计。各派思想一旦形成,就在后来的发展中表现出极大的历史继承性。 》西方古代对人格分析的特征:这些思想一般都蕴涵在哲学理论,特别是人性论之中,尚未分化出来。西方古代与近代人格心理学思想一般都有其社会阶级的根源,是为了适应某个阶级政治斗争的需要而提出来的。随着西方思想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变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趋势,这就是人格心理学思想与哲学、政治与伦理学的结合逐渐过渡到与生物、医学等自然科学结合。 》人格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性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提出科研正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人格理论是关于人性的一套基本看法,又是一种研究的策略。人格理论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要求客观性、逻辑性与系统性等。区别:缺乏严谨性、内部的一致性或统一性,以及可操作性不强。 》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几种范型: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学派。以霍妮、埃里克森、卡丁纳、弗洛姆等为带博爱的社会-文化学派(也称新精神分析派)。以奥尔波特、卡特尔埃森克为代表的特质论学派。以华生、斯金纳与班杜拉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与学习论学派。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以凯利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派。前苏联维果斯基、列昂节夫为代表的活动理论范型。 》一般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能力,简洁性,逻辑一致性,有用性。人格理论在理论的精确性、可验证性与简洁性都不如自然科学理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历史主义的观点。 》人格理论的9个基本问题及其基本设想:自由意志-决定论。理性-非理性。整体说-原素说。素质论-环境论。主观性-客观性。前动性-反应性。稳态-异态。可知性-不可知性。可改变-不可改变。构成两极连续体。 》人格心理学的3种主要研究途径:临床研究,相关研究,实验研究。 第二章 原欲与人格 》自由联想法是让病人自由想像,不加任何限制,让他在自己的回想中自我暴露症结所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自由联想法是精神分析的基本治疗方法,它不仅治愈了难以计数的神经症患者,还帮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类精神深处的奥秘。无意识论与性欲论。不是他发明了无意识。 》一.无意识的概念 1.无意识:不被自己所意识到,由于社会标准的制约而被压抑的欲望。 二.人格的结构 1.本我处于无意识中,是生而具有的。动物性、自私、人的本能欲望和需要,大部分与性和攻击性有关,追求实时满足和缓解紧张,它服从快乐原则。 2.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1-2岁左右开始形成。介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发展出来的。使本我寻求享乐的要求置于它的控制之下,它服从现实原则。 3.超我是人格中的道德成分,5岁左右开始形成。充分发展的超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组成。良心是儿童受惩罚而内化的经验,自我理想是儿童受奖励而内化的经验。遵循至善原则。 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自我起调节作用 三.焦虑的种类 1.现实性焦虑:是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而产生的情绪反应; 2.神经性焦虑:是担心本我冲动会突破自我限制所产生的恐惧; 3.道德的焦虑:是担心违反超我的价值观时体验到的恐惧。 四.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 1.无意识的; 2.曲解现实,具有自欺性质,是消除焦虑的非理性方法。 五.自我防御机制的种类 1.压抑作用是自我防御机制中最基本的一种,弗洛依德将它称为“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因为所有其它自我防御机制要发挥作用必须首先应用压抑作用。压抑作用把那些激起焦虑的思想滞留在潜意识中,使个人意识不到它们。 压抑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本我中的先天本能冲动的压制;二是对个人后天生活中的痛苦经验的压制。 2.移置(替代)——是用那些不会激起焦虑的目标替代会引起焦虑的目标。 如果移置作用有助与社会的积极发展,它就称为升华。 3.否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4.自居作用是把自己与能增加价值感的某人或某件事相联系。 5.投射作用是把自己真实存在的但若承认就会引起焦虑的事情转嫁与他人。反应形成是用夸大相反冲动来压抑激起焦虑的冲动。 6.反向形式——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如有些恐人症的病人内心是渴望接解异性的,但却偏偏表现出对异性恐惧。 7.幽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8.倒退作用是遭遇应激时能返回到更为轻松自在的发展阶段。退 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如某些性变态病人就是如此,成年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足,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等。 9.隔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如人们来月经很多人都说成“来例假”人死了叫“仙逝”“归天”,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 10.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11.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性心理的发展,经历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口腔期。从出生到l.5岁,动欲区是口,婴儿从吮吸吞咽中感到快感和满足。 第二阶段:肛门期。从1.5-3岁,动欲区是肛门,幼儿从排泄中得到快感和满足。 第三阶段:性蕾期。从3-6岁,动欲区是外生殖器,幼儿开始注意性别,出现好奇心。男欧底帕斯--女爱立克拉。 第四阶段:潜伏期。从6-12岁,幼儿的性欲潜伏下来,避开异性,以同性为伍。 第五阶段:成熟期。与青春发育同步,男女均从与异性接触中寻求乐趣。 ………… http://www.mrpsy.com/bbs/viewthread.php?tid=264&highlight=%E4%B8%AA%E6%80%A7

    幼稚型人格的表现

    幼稚型人格的表现。不管是做事还是说话都非常的幼稚。思想非常的单纯。想问题也都特别的简单。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肛门滞留人格」肛门人格特点是什么》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母婴知识,敬请关注木妈妈,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头条内容
    木妈妈QQ交流群

    xxxxxxxxx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木妈妈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木妈妈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木妈妈 © 2018-2022 mumama.cn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