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妈妈,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木妈妈→

木妈妈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孕育常识 > 「闰月怎么算」闰月怎么算

「闰月怎么算」闰月怎么算

2022-08-18 20:30:05孕育常识作者:tonylate
今天我们来聊聊闰月怎么算,以下6个关于闰月怎么算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母婴知识。本文目录闰月是怎么算的 闰月的计算方法闰月的计算方法闰月是怎样算的?多少年一闰?闰月计算公式举例说明是怎么样的?…

今天我们来聊聊闰月怎么算,以下6个关于闰月怎么算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母婴知识。

本文目录

  • 闰月是怎么算的 闰月的计算方法
  • 闰月的计算方法
  • 闰月是怎样算的?多少年一闰?
  • 闰月计算公式举例说明是怎么样的?
  • 闰月怎么算出来的,有什么规律?
  • 闰月怎么算出来的?有什么规律?
  • 闰月是怎么算的 闰月的计算方法

    导语:根据中国农历的组成来看,农历年其实是比地球的回归年时间要短一些的,因此如果按照农历1年12个月来算的话,只要过了十几年的时间,春节就不在冬天而在夏天了。因此就设置了闰月。那么闰月是怎么算的?来看看闰月的计算方法吧。 闰月是怎么算的 我国的汉历是阴阳合历,闰月指的是阴阳历中为使历年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增设的月和日,阴阳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阳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阳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十二个朔望月构成汉历年,长度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归年365.2422日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一年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 这样,如果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阳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而如果改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29.5306×13=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 故而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以上均指农历季节)。 闰月的计算方法 那么怎么看农历闰哪个月?这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 而决定那一个月做闰月,则依24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惊蛰/春分等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之后正好有一个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置闰七月来调整误差。 闰月的习俗 1、送父母“闰月鞋” “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部分地区民俗中,逢闰年闰月,孩子要给父母买双鞋,以报哺育之恩,祈求父母身体健康、平安。有的地区则是逢闰月年,出嫁的女儿要给母亲买鞋。 2、回娘家吃“闰月饭” “闰月饭”也叫“六亲饭”,每逢闰年闰月,娘家把已经出嫁的女儿请回家中相聚就餐。父母在世时,由父母请;父母不在世的,则由兄弟请。 3、娘家送女儿雨伞、蕉扇 我国有些地方,娘家还会在闰月送女儿送雨伞、蕉扇。寓意娘家是女儿的保护伞,祝福女儿早生贵子,为夫家招财,财丁两旺。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闰月的计算方法

    闰月计算法: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七、八、九、十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在这个等式中我们不能直接求出m和n,但可以求出它们的比例:

    其近似值为:

    在这些分式中,分子表示回归年的数目,分母表示朔望月的数目。例如第六个分数式 = 表示19个回归年中必须加7个闰月。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的结果比较:

    19个回归年=19×365.2422=6939.6018(天)

    一个朔望月有29.5306天,235个朔望月=235×29.5306=6939.6910(天)

    19个回归年中加7个闰月后,矛盾消除得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即2小时9分多,这已经是够精确的了。

    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古人把235个朔望月称之为“闰周”。

    农历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鲜明的月相特征,保持了公历和阴历两全其美的特点。

    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而决定那一个月做闰月,则依24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惊蛰/春分等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之后正好有一个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置闰七月来调整误差。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例如2001年5月21日,农历四月二十九日,是中气小满,再隔一个月后,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才是下一个中气夏至,而当中这一个月(2001年5月23日——2001年6月20日)没有中气,就定为闰月。因为它跟在四月后面,所以叫闰四月。

    闰月是怎样算的?多少年一闰?

    闰月两年或三年一次。

    闰月的计算方法:

    1、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2、以中气定月序。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汉书·律历表》载:“朔不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

    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

    扩展资料

    闰月的计算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

    m×365.2422=n×29.5306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闰月

    闰月计算公式举例说明是怎么样的?

    闰月计算公式方法举例说明如下所示。

    1、以月相定日序

    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2、以中气定月序

    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汉书·律历表》载:“朔不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

    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

    闰月怎么算出来的,有什么规律?

    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闰月特指农历每2至3年增加的一个月。农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农历以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月,比回归年的365.2422日少10.88天,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以下是两种计算方法:

    1、以月相定日序

    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2、以中气定月序

    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汉书·律历表》载:“朔不不得中,谓之闰月”。

    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

    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

    闰月的产生

    闰月指的是阴阳历中的一种现象。阴阳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与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

    阴阳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阳历的月份没有季节的意义,这样12个朔望月构成汉历年,长度为354.3672日,比回归年365.2422日少了10.88天,也就是每个月少了0.91天。

    这样一年就相差11天只需要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会同季节发生倒置,比如某年新年本来是应该在冬季度过,而季节发生倒置之后,新年却要在夏天度过了,而使用这样这样的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到了闰月的办法。

    闰月怎么算出来的?有什么规律?

    闰月的计算方法: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

    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十一、十二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的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我们希望m个回归年的天数与n个朔望月的天数相等,也就是应有等式:m × 365.2422=n × 29.5306。

    阴历和阳历的来历:

    1、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

    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汉历"、"旧历"等。在历法发展衍变过程中,二十四节气的出现用于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形成了农历。虽然,阴历、农历都俗称汉历、旧历,不过阴历和农历(汉历)是有区别的,传统上使用的汉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历。

    2、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

    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现代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闰月怎么算」闰月怎么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母婴知识,敬请关注木妈妈,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头条内容
    木妈妈QQ交流群

    xxxxxxxxx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木妈妈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木妈妈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木妈妈 © 2018-2022 mumama.cn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