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妈妈,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木妈妈→

木妈妈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孕育常识 > 「化痰药」化痰药是把痰吐出来还是没痰了

「化痰药」化痰药是把痰吐出来还是没痰了

2022-08-01 08:36:04孕育常识作者:53kaifa
今天我们来聊聊化痰药,以下6个关于化痰药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母婴知识。本文目录化痰药有哪些?有什么化痰效果好的药?有哪些常用的止咳化痰药?祛痰药的常见药品化痰药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化痰药有…

今天我们来聊聊化痰药,以下6个关于化痰药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母婴知识。

本文目录

  • 化痰药有哪些?
  • 有什么化痰效果好的药?
  • 有哪些常用的止咳化痰药?
  • 祛痰药的常见药品
  • 化痰药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 化痰药有哪些功效?
  • 化痰药有哪些?

    祛痰药主要通过稀释痰液、溶解痰中的黏性成分或促进痰液排出,使 之易于咳出。

    按其作用机制可将祛痰药分为以下5类:

    (1)恶心祛痰药:如氯化铵、碘化钾、愈创甘油醚、桔梗、远志等,口服后 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微的恶心,反射性地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稀薄液体,使 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2)刺激性祛痰药:是一些挥发性物质,如吸人桉叶油、安息香酊等,其 蒸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腺体分泌,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主要用于痰 液黏稠的患者。

    (3)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可分解痰液的黏性成分,使痰液稀 化、黏滞性降低而易于咳出。

    (4)黏液调节剂: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上皮的腺体细胞,促使其分 泌黏性低的分泌物,使呼吸道分泌物的流变性恢复正常,痰液由黏变稀,易 于咳出,如溴己新(必嗽平)、羧甲司坦(强利痰灵片)、盐酸氨溴索(沐舒坦) 以及桃金娘油(稀化黏素)。

    (5)黏液促排剂:促进支气管黏膜上皮的黏液纤毛运转,促使分泌物排 出体外,如盐酸氨溴索和桃金娘油。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有什么化痰效果好的药?

    我先介绍一下化痰药一、西药 1羧甲司坦(速效化痰片、美咳):可减少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气管内粘液减少,并裂解痰液中的粘多糖蛋白等粘性物质,使低粘度的唾液粘蛋白分泌增加,进而使高粘度的粘蛋白产生减少,因而可降低痰液粘稠度,使之易于咳出。另外,本品还可促进支气管粘膜的修复。本品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引起的痰液粘稠、咳痰困难等。口服,成人1次250毫克~750毫克,1日3次;儿童每公斤体重1日30毫克,分2次~3次服用。在药店柜台上可选用的制剂品种有速效化痰片、羧甲司坦口服液、羧甲司坦片(儿童用)、羧甲司坦泡腾散等。

    2盐酸溴己新(必嗽平、必消痰):能使痰液中酸性糖蛋白的多糖纤维等裂解,还能使呼吸道的粘液腺和杯状细胞中合成酸性糖蛋白减少,致使痰液粘稠度降低,易于咳出。此外,本品还可促进呼吸道粘膜的纤毛运动,并能刺激粘膜,反射地引起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稀释痰液。本品适用于各种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有粘痰不易咳出者,尤其对白色粘痰效果好,而对有脓痰者应与抗感染药物合用。口服,成人1次8毫克~16毫克,1日2次~3次;6岁以下儿童,1次4毫克~8毫克,1日3次。

    3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易咳净、莫咳粉):本品可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S—S)断裂,使糖蛋白分解,粘痰液化,同时对DNA纤维也有裂解作用。所以,本品无论对白色粘痰或脓痰,均可产生溶解效应,作用较强,能使痰液粘度下降,易于咳出。用法多以10%溶液喷雾吸入,1次1毫升~3毫升,1日2次~3次;口服给药1次300毫克,1日3次。

    4愈创甘油醚(愈甘醚、甘油愈创木酯):本品口服后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使痰液变稀,并可减少痰液的恶臭味,此外,本品还具有镇咳、解痉、抗惊厥作用,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多痰咳嗽、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和继发性哮喘、痰液不易咳出等情况。口服,成人1次0�1克~0�2克,1日3次~4次;儿童每公斤体重1次15毫克,6小时1次。糖浆剂1次10毫升~15毫升,1日3次。可选用制剂品种有可愈糖浆剂、愈咳糖浆剂、美愈伪麻口服液、雷登泰口服液等。

    5氯化铵:本品口服后刺激迷走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气管、支气管腺体的分泌增加,使痰液变稀,易于排出,常与其它止咳祛痰药制成复方制剂应用。口服,成人常用量1次0�3克~0�6克,1日3次;儿童1次0�1克~0�2克,1日3次或儿童每公斤体重1日30毫克~60毫克,分4次服。可自我选用的复方制剂品种有非那根伤风止咳糖浆、敌咳糖浆、氯化铵片等。

    6盐酸氨溴索(美舒咳、沐舒坦、兰勃素):为呼吸道润滑祛痰药,能促使呼吸道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调节浆液性与粘液性物质的分泌,增加中性粘多糖分泌,减少酸性粘多糖合成,使呼吸道粘液的理化性质趋于正常,易于排出。本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痰粘而不易咳出者。口服,成人及10岁以上少年儿童,1次30毫克,1日3次;5岁~10岁儿童,1次15毫克,1日3次。长期治疗可减为1日2次。餐后吞服。二、中药 1 祛痰灵,有清热解毒,用黄痰的治疗。 2、复方甘草片或合剂按说明服。有祛痰止咳作用。 3、蛇胆川贝液按说明服。三、偏方 咳嗽治疗偏方

    1.萝卜葱白风寒咳嗽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鲜梨贝母治咳嗽肺痈

    鲜梨500克,贝母末6克,白糖30克.

    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早晚分食.

    清热化痰,散结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痈,症见胸痛,寒战,咳嗽,发热,口干, 咽燥,痰黄腥臭或脓血痰等.

    4.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红糖,白糖各100克. 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纳入红,白糖,放入碗内隔水煮30分钟.一次吃完,连服4次. 清热,生津,润燥.治咳嗽痰喘.

    5.玉米须橘皮治咳嗽 玉米须,橘皮各适量. 共加水煎,日服2次. 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6.蒸白梨蜂蜜治久咳咽干

    大白梨1个,蜂蜜50克.

    先把白梨挖去核,将蜂蜜填入,加热蒸熟.每日早晚各吃1个,连吃数日.

    生津润燥,止咳化痰.治阴虚肺燥之久咳咽干,手足心热等.

    7.罗汉果1个 鱼腥草50克 白茅根15克 紫苏梗15克 桑白皮15克 百合50克 野菊花15克 板蓝根15克 甘草15克

    熬成中药 , 熬中药是这样的,三碗水熬成一碗水,分二次服。以上偏方可根据情况适用 以上分别介绍了几种药,原则是轻咳用偏方,或中药,重咳用西药,为了避免药的一些副作用。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健康!

    有哪些常用的止咳化痰药?

    清肺药

    前胡:4.5~9克。微寒,适用于外感初起,风热咳嗽,有降气祛痰之功。

    牛蒡子:4.5~9克。微寒,虽止咳化痰、疏散风热、消除咽痒痛效甚佳,但便溏者不宜用。

    贝母:4.5~9克。微寒,象贝母宜于外感咳嗽,川贝母宜于内伤咳嗽,有润肺清火、化燥痰的功效。但川贝母不宜于外感咳嗽早期,恐抑遏排痰。

    蝉衣:3~6克。微寒,用于风热咳嗽,对音哑有效。

    白前:4.5~9克。微寒,用于痰多,肺气壅塞不利的咳嗽。

    桑白皮:4.5~9克。甘寒,用于肺热咳嗽。因其可泻肺利水,故亦可用于利尿消肿。

    枇杷叶:6~12克。苦平,用于清肃肺胃之热而治热咳喘急,清胃热而止呕。须刷毛包煎。

    温肺药

    杏仁:4.~9克。微温,苦杏仁化痰,润肠,并可平喘,用以治实证咳嗽。甜杏仁偏于滋养,多用于虚证咳嗽。

    紫菀:4.5~9克。微温,祛痰,兼用于肺虚久咳,有清肺之功。

    款冬花:4.5~9克。微温,降气平喘,常与紫菀合用。

    旋复花:4.5~9克。微温,降气,化痰,平喘,兼能平噫气呕逆。须包煎。

    化痰药

    苏子:4.5~9克。微温,化痰,定喘。

    莱菔子:4.5~9克。微温,一切咳嗽因痰属实者都可用,并可宽中消食。

    半夏:4.5~9克。性温,专治湿痰,并能镇咳止呕,和胃安神,用途甚广。

    桔梗:2.4~6克。微温,清咽祛痰排脓,并能载药上行,宣利肺气。

    天竹黄:3~9克。微寒,为凉性化痰药,常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

    镇咳药

    百部:4.5~9克。微寒,润肺止咳,若用于外感新咳者,须配以宣肺解表药,且有杀虫作用。

    五味子:1.5~4.5克。微温,因为它的酸性有收涩之功,对表里无邪,属肺肾虚寒的病人更宜,还可敛汗、止泻、治遗精等。

    祛痰药的常见药品

    〖药名〗氯化铵

    〖适应证〗该品口服对胃黏膜引起化学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增加呼吸道腺体分泌,使黏痰变稀易咳出。适用于干咳以及黏痰不易咳出者。

    〖慎用证〗肾功能不全时慎用,以防高氯性酸中毒。

    〖禁忌证〗肝功能不全时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该品与金霉素、新霉素、呋喃妥因、磺胺嘧啶,华法林呈配伍禁忌。

    〖剂型〗片剂:0.3克;溶液剂:10%

    〖用法用量〗口服。0.3~0.6g/次,3次/天。

    〖用药观察〗

    不良反应口服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注意事项过量服用可致高氯性酸中毒,低血钾及低血钠。 〖药名〗愈创甘油醚

    〖其它名称〗愈创木酚甘油醚,愈甘醚,甘油愈创木脂

    〖适应证〗该品口服后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降低痰液的黏度,具有较强的祛痰作用。用于支气管炎、慢性化脓性气管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多与镇咳药或平喘药合用,可提高止咳或平喘作用。

    〖禁忌证〗急性胃肠炎、肺出血、肾炎患者禁用。

    〖剂型〗糖浆。每100ml含愈创甘油醚1g、咳必清0.1g、扑尔敏20mg、薄荷脑10mg。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4次。成人,每次5~10ml;小儿, 0.5~1ml/次,每日3~4次。

    〖用药观察〗偶见恶心,胃肠不适。 〖药名〗羧甲司坦(Carbocisteine)

    〖其它名称〗羧甲基半胱氨酸,强利痰灵,霸灵,强利灵

    〖适应证〗黏液调节剂,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引起的痰液稠厚不易咳出的患者。使痰的黏滞性降低而易于咳出。该品口服有效,起效快,服后4小时即可有明显疗效。

    〖慎用证〗有出血倾向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慎用。

    〖剂型〗片剂,口服溶液剂,糖浆剂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0.25~0.75克,每日3次。小儿剂量酌减。

    〖用药观察〗

    不良反应偶有轻度头晕、恶心、胃部不适、腹泻、胃肠道出血、皮疹等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服用该品时注意避免同时应用强镇咳药,以免稀化的痰液堵塞呼吸道。 〖药名〗盐酸溴己新(Bromhexine Hydrochloride,Bisolvon)

    〖其它名称〗溴己铵,必消痰,必嗽平,溴苄环己铵

    〖适应证〗黏液调节剂,有较强的溶解黏痰作用,稀化痰液;减低痰黏度,便于咯出。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痰液黏稠不易咯出的患者。胃肠道吸收快而完全,口服吸收后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

    〖慎用证〗胃炎患者或胃溃疡患者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该品能增加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支气管的分布浓度,合用时能增强此类抗生素的抗菌疗效。

    〖剂型〗片剂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8~16毫克,每日3次。6岁以上儿童每次4~8毫克,每日3次。

    〖用药观察〗

    不良反应偶有恶心、胃部不适,减量或停药后可消失。

    注意事项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短暂升高,但能自行恢复。 〖药名〗乙酰半胱氨酸(Acetylcysteine,Mucomyst)

    〖其它名称〗美可舒,痰易净,易咳净,莫咳粉

    〖适应证〗痰液溶解剂,适用于痰液黏稠而引起的咯痰困难、黏痰不易咯出。能降低痰的黏滞性,并使之液化而易于咯出。

    〖禁忌证〗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①该品可降低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等的药效,不宜混合或并用,必要时可间隔4小时交替使用;②该品与碘化油、糜蛋白素、胰蛋白酶配伍禁忌。

    〖剂型〗喷雾剂,颗粒剂

    〖用法用量〗①口服:每次300毫克,每日3次;②喷雾:10%溶液(临用前用生理盐水配成),每次1~3毫升,每日2~3次。

    〖用药观察〗

    不良反应偶可引起咳嗽、支气管痉挛、呕吐、恶心、胃炎等不良反应,一般减量即可缓解。如遇恶心、呕吐严重可暂停给药。

    注意事项①不宜与金属、橡胶、氧化剂接触,喷雾器要采用玻璃或塑料制品;②应用时应临时溶解,剩余的溶液需保存在冰箱内,48小时内用完。 〖药名〗盐酸氨溴索片

    〖其它名称〗安普索,贝莱

    〖适应证〗祛痰药类非处方药药品。适用于痰粘稠不易咳出者。

    〖慎用证〗妊娠初期的三个月内慎用。

    〖剂型〗片剂,30毫克/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2片,每日3次,饭后服。

    〖用药观察〗偶见皮疹,偶有腹痛腹泻。 〖药名〗二母宁嗽丸

    〖功能与主治〗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黄,不易咯出,胸闷气促,咽喉疼痛。

    〖慎用证〗风寒咳嗽,或痰量多而持续咯痰的患者不宜服。

    〖药物相互作用〗忌食辛辣之物。

    〖组成与规格〗川贝母,知母,石膏,栀子(炒),黄芩,桑白皮(蜜炙),茯苓,瓜蒌子(炒),陈皮,枳实(麸炒),甘草(蜜炙),五味子(蒸)。每丸9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二母宁嗽颗粒(冲剂)每袋10克。开水冲服,每次10克,每日2次。 〖药名〗通宣理肺口服液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用于感冒咳嗽,咯痰不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见上述症状者亦可服用。

    〖慎用证〗风热感冒及阴虚咳嗽者忌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禁忌证〗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药物相互作用〗忌食生冷油腻食品。

    〖组成与规格〗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每支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0毫升,每日2~3次;7岁以上儿童服量减半,3~7岁儿童服量为1/3。其他剂型:①通宣理肺丸(浓缩丸)口服:每次8~10丸,每日2~3次。7岁以上儿童服量减半,3~7岁儿童服量为1/3;②通宣理肺丸(大蜜丸)口服:每次2丸,每日2~3次;7岁以上儿童服量减半,3~7岁服量为1/3;③通宣理肺颗粒(伤风咳嗽冲剂)每袋9克。开水冲服:每次9克,每日2次。糖尿病患者不宜;④通宣理肺膏每瓶60克。口服:每次15克,每日2次;⑤通宣理肺胶囊每粒0.3克。口服:每次2粒,每日2~3次。 〖药名〗橘红片

    〖功能与主治〗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咯出者。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见上述症状者亦可服用之。

    〖药物相互作用〗忌食辛辣油腻物。

    〖组成与规格〗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每片0.5克。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片,每日2次。其他剂型:①橘红颗粒(冲剂)每袋11克。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2次。糖尿病患者不宜服此剂型;②橘红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口服:小蜜丸每次12克,大蜜丸每次2丸,每日2次。 〖药名〗百合固金丸

    〖功能与主治〗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咽干喉痛。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见上述症状者亦可服用。

    〖禁忌证〗脾虚便溏者忌用。

    〖药物相互作用〗忌油腻、腥冷辛辣食物和烟酒。

    〖组成与规格〗百合,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当归,白芍,桔梗,甘草。大蜜丸每丸9克。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其他剂型:①百合固金浓缩丸口服:每次8丸,每日3次;②百合固金口服液每支20毫升。口服: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小儿酌减。疗程2周,可连用2个疗程。 〖药名〗氨溴特罗口服溶液

    〖功能与主治〗治疗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引起的咳嗽、痰液粘稠、排痰困难、喘息等。

    〖禁忌证〗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黄嘌呤类药物、甾体类药物及利尿剂

    〖组成与规格〗由盐酸氨溴索和盐酸克仑特罗组成的复方制剂

    〖用法用量〗小儿(12岁以下):口服,一次2.5~15ml,一日2次。 根据年龄及体重调整剂量,请参考下表。 2)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口服,一次20ml,一日2次;症状明显好转后可减至一次10ml,一日2~3次;对严重呼吸困难患者,最初2~3天,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

    化痰药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化痰药是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包括桔梗、贝母、栝楼、海藻、海蛤壳、昆布、黄药子、胖大海等。中医理论中所称之“痰”并不仅仅是指肺与气道病理性的分泌物,还包括脾虚聚湿所生之痰等。“痰”可分为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是人们可以见到的,如咳嗽伴有的咯痰;无形之痰却是见不到、摸不到的,是由于外感内伤、饮食不节,或劳逸失度引起肺、脾、肾、膀胱等功能失常,聚湿而生水,积水而成饮,饮凝而成痰。如风痰上扰、蒙闭清窍可以引起眩晕(高血压等);脾胃功能失常、痰湿积聚、成膏成脂,引起肥胖等。寒痰、湿痰主要可引起咳痰色白清冷、怕冷胸闷、气喘、四肢倦怠、关节酸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眩晕、瘰疠痰核等。热痰,燥痰主要可引起咳喘胸闷、痰稠、痰黄、咯吐不爽、癫病惊厥、瘿瘤瘰疠等。临床上应用化痰药时、常需与温散寒邪、燥湿健脾、清热泻火或养阴润肺等药物配伍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达到祛痰或消痰的目的。

    化痰药有哪些功效?

    化痰药:苏子:4.5~9克。微温,化痰,定喘。

    莱菔子:4.5~9克。微温,一切咳嗽因痰属实者都可用,并可宽中消食。

    半夏:4.5~9克。性温,专治湿痰,并能镇咳止呕,和胃安神,用途甚广。

    桔梗:2.4~6克。微温,清咽祛痰排脓,并能载药上行,宣利肺气。

    天竹黄:3~9克。微寒,为凉性化痰药,常用于痰热惊搐,中风痰壅。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化痰药」化痰药是把痰吐出来还是没痰了》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母婴知识,敬请关注木妈妈,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头条内容
    木妈妈QQ交流群

    xxxxxxxxx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木妈妈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木妈妈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木妈妈 © 2018-2022 mumama.cn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