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妈妈,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

木妈妈→

木妈妈公众号
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孕育常识 > 「新生儿宝宝拉稀怎么办」新生儿宝宝拉稀粑粑怎么回事

「新生儿宝宝拉稀怎么办」新生儿宝宝拉稀粑粑怎么回事

2022-07-20 16:27:04孕育常识作者:tonylate
今天我们来聊聊新生儿宝宝拉稀怎么办,以下6个关于新生儿宝宝拉稀怎么办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母婴知识。本文目录宝宝拉肚子了怎么办?婴儿拉稀水便怎么解决?新生婴儿拉稀怎么办?新生儿腹泻应该怎么办啊…

今天我们来聊聊新生儿宝宝拉稀怎么办,以下6个关于新生儿宝宝拉稀怎么办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母婴知识。

本文目录

  • 宝宝拉肚子了怎么办?
  • 婴儿拉稀水便怎么解决?
  • 新生婴儿拉稀怎么办?
  • 新生儿腹泻应该怎么办啊?
  • 婴儿拉稀怎么办?
  • 宝宝腹泻怎么办?急
  • 宝宝拉肚子了怎么办?

    婴幼儿由于机体发育尚不成熟,消化功能未成熟,对各种特殊食物的耐受力较差,一旦饮食上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发生过敏、细菌感染或者引起消化系统紊乱,进而造成宝宝腹泻。

    宝宝拉肚子时,应该怎么办

    观察大便的情况:

    1.看看大便的性状和次数,如果是糊状便,一天1、2次,没有其他症状,可以先观察,如果1、2天后自行缓解,可以正常饮食注意观察就好,引起拉肚子的原因可能跟季节改变、腹部受凉等有关。

    2如果宝宝的糊状便中含有鼻涕一样的黏液或血丝,可能性最大的是细菌感染,应该立即留取大便,送往医院检查大便常规,看看有没有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是需要应用抗生素的,是需要及时治疗的。

    1. 如果宝宝的大便里含有的水分特别多,每天的次数也特别多,一般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没有特别的并发症,宝妈可以正常进行密切观察,但要注意防止宝宝脱水,如果有脱水症状及时补水,严重的就要上医院补水,整个病程5-10天。

    2. 如果宝宝在输液期间出现腹泻,次数不是很多,糊状,量也不是很多,可能是因为抗生素应用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这时停用抗生素后,腹泻就会慢慢好转了。

    婴儿拉稀水便怎么解决?

    婴儿拉稀水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孩子出现脱水的情况。

    要给孩子服用口服补液盐,还要给孩子服用止泻的药物,比如蒙脱石散可以有效改善孩子腹泻的情况。也可以配合一些肠道的益生菌,比如小培菲康或者是乳酸杆菌,可以选择性给婴儿服用一种。

    除了积极治疗以外,要注意饮食清淡,可以采取半流质的食物,比如给婴儿喝米汤、面条汤,这些淀粉类的好消化的食物。

    如果孩子拉稀比较严重,可以拿大便化验一下,明确有没有肠道感染,比如化验轮状病毒,或者是有没有白血球。如果显示了白血球增高,提示肠道感染,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服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家长不要盲目服用。

    【拓展资料】

    一、粪便,又俗称大便,是人或动物的大肠排遗物。粪便的四分之一是水分,其余大多是蛋白质、无机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纤维、脱了水的消化液残余、以及从肠道脱落的细胞和死掉的细菌,还有维生素K、维生素B。

    又称“屎”、“便便”,或者在民间大多地区方言内称“粑粑”。对于农民来说,粪便可以作为较好的庄稼的有机肥料。

    二、食物在胃和肠道内进行消化、主要是各种消化酶的作用。结肠不产生酶,只有细菌起消化作用。结肠内有多种细菌,大肠杆菌70%,厌氧杆菌20%,还有链球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乳杆菌、芽胞和酵母。

    粪便另有极少原生动物和螺旋体。肠细菌的重要作用是能产生生理需要的物质,如食物缺乏维生素时可在肠内合成维生素K、维生素B1.B2.维生素H、维生素B12.B6.蔚酸,叶酸和消旋泛酸。

    也能产生吲哚、粪臭素、硫化氢使粪有臭味。如长期用抗生素则不易合成维生素而不能吸收,引起维生素缺乏症。食糜通过回盲瓣到盲肠每24小时约500~1000毫升。主要在右半结肠吸收,主要吸收水和钠,每日能吸收460mmol(约10.6g)的钠和350~2000毫升水。也吸收少量钾、氯、尿素、葡萄糖、氨基酸、胆酸和药物。

    三、如果不是在医院中进行详细的肠内检查,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是根本无法观察肠内的情况的。正因如此,希望大家更要注意自己的排便情况。大便正是“来自于肠内的书信”。根据大便的颜色、形状和味道,就可以了解体内的状况。因此,如果好好地观察大便中所包含的信息,就能够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身体健康与肠道健康息息相关,而肠道健康又与大便的情况密切相关。一方面,通过观察大便的形状、颜色、气味等情况,便可以判断肠道是否健康。如果大便不正常,就要高度重视,做好肠道调养,谨防疾病发生。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大便的细节变化,也可以判断我们的肠道调养效果,到底如何。

    新生婴儿拉稀怎么办?

    新生儿拉稀,每天超过十次以上,接近水状。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一是母乳喂养。

    这种情况下,首先检查妈妈吃的食物,是否过于寒凉和油腻而过奶给孩子了;

    二是母乳挤出来放冰箱存放喂养。

    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是保存不当,奶源受到细菌感染,也会起起宝宝腹泻。

    三是奶粉喂养。

    由于奶粉不合适宝宝的肠胃,导致消化不良。

    奶粉冲泡得过浓或过淡了,或是在奶粉中加了糖。

    四是过早地添加了米糊等辅食,导致消化不良。

    有些老人在月子里就让孩子添加辅食,认为这样孩子不容易饥饿,晚上睡着安稳。五是夏天宝宝吹空调或是洗澡时不注意保暖,导致着凉,也容易拉肚子。

    如果是以上五种情况,改变一下宝妈的饮食,让宝妈的饮食不要过于油腻,而吃清淡一些,也不要过于补而上火。

    让宝妈亲喂宝宝,不要用冰箱存隔夜奶。

    及时更换奶粉,三个月之内的宝宝纯母乳或奶粉喂养,绝对不能添加辅食。

    注意宝宝的保暖,避免空调直对着宝宝吹。保护身体特别是肚脐不受凉。

    观察二三天,宝宝的拉稀情况是否有改善。

    但以下这几种情况,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千万别耽误了。

    1.每半小时一次,一天拉十几次;

    2.拉稀伴随不正常的哭闹,好象肚子疼的感觉;

    3.排出的大便带血。

    4.呈现脱水的症状。

    5、宝宝有发烧的症状,体温超过38.5度

    新生儿腹泻应该怎么办啊?

    考虑孩子年龄太小,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全,容易有消化不良的情况。在腹泻严重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口服蒙脱石散治疗一下。同时可以给孩子口服补充一下肠道益生菌,常用的有乳酸杆菌、枯草杆菌、双歧杆菌等,任选一种给孩子服用即可。但是如果一段时间后仍没有改善,就需要尽快带着孩子到当地正规医院儿科就医检查一下大便有没有问题了。

    婴儿拉稀怎么办?

    宝宝总是腹泻怎么办

    宝宝腹泻怎么办?急

    预防新生儿腹泻主要是注意严格消毒喂养新生儿用的奶瓶、奶锅等物。一般奶瓶和奶嘴用水煮30分钟即可杀死所有的细菌。牛奶要煮沸饮用。禁止给新生儿吃在冰箱内放置时间较长的食品及饮料和不干净的食物。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新生儿腹泻是一种很容易预防的疾病,根据腹泻发生的原因,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卫生要注意。食品要保持新鲜、清洁,变质的食物千万不要喂宝宝,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

    2、母乳喂养最优质。母乳是最符合宝宝的营养需要和消化吸收的,而且母乳中含有大量可以提高宝宝免疫力的成分,宝宝出生后最初的几个月应该提倡母乳喂养。喂养时要坚持正确的喂养方法,做到按需哺乳,在夏季及宝宝有病时不宜断母乳。

    3、添加辅食要及时。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宝宝的生长发育迅速,爸爸妈妈都应按时给宝宝添加辅食。添加辅食时,要注意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每次只能增加一种,由少到多,一点点地增加,确保宝宝的营养需要。

    4、保证饮食质量。宝宝出生后头3个月内,如果母乳不足,可适当用牛奶或豆浆补充,但都需要适当稀释.以便宝宝能充分消化和吸收。母乳不够或母乳太少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过多或过早地喂给宝宝米糊或粥食等食品都是不恰当的,容易发生碳水化台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当宝宝食欲不振时,不要强制宝宝进食。

    5、要增强宝宝体质。天气温暖的时候可以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提高宝宝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让宝宝的体质得到增强,机体抵抗力得到提高,远离各种疾病感染。

    6、不要让宝宝受到不良刺激。要防止宝宝在日常生活中过度劳累、被惊吓或精神过于紧张。

    7、注意夏季的卫生及护理。给宝宝添衣减衣要合理,过冷过热都不行,夜晚睡觉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平常要多给宝宝喝水,多进行温水浴,要饮食有度,不要吃脂肪过多的食物。

    8、体质较弱的宝宝要加强护理。特别是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的宝宝,更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各种感染。对刚病发的腹泻治疗要及时,不要延误形成严重的腹泻。

    9、防止交叉感染。因为感染性腹泻容易流行,宝宝或家长一旦出现腹泻必须隔离治疗,粪便要消毒处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新生儿宝宝拉稀怎么办」新生儿宝宝拉稀粑粑怎么回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母婴知识,敬请关注木妈妈,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头条内容
    木妈妈QQ交流群

    xxxxxxxxx

    欢迎各位妈妈加入交流!

    宝宝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

    • 官方微信→

      木妈妈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木妈妈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木妈妈 © 2018-2022 mumama.cn版权所有,专业的母婴育儿知识网站!